建材采购网

家具床垫行业拥抱互联网 寻求市场变革

信息来自:广州达利棕垫厂 梅健文 13143709544  发布日期:2013年11月6日
家具行业和互联网,看似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如何进行有机结合呢是B2C还是020却是个问题。我们先来研究一下类似家具行业的家电行业苏宁是如何做的呢苏宁全面优化自己的产业结构,线上线下同价。导致了一个现象就是线下购买的以二线城市为主,线下观看线上购买的以一线城市为主。主要原因在于一线城市的人们网络环境更加发达,卖场较多,利于观看比货,然后去线上下单购买。线上购买可以有积分或者通过比价软件进行购买,节省经济。对于苏宁来说,此举是不得以而为之。主要原因是京东、淘宝、天猫这样的电商平台所逼,这是一种壮士断腕又不得不做的行为。京东为了达到自己的销售额,在IPO上有一个良好的表现,同时大家电又占自己销售额的20%,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去打价格战。苏宁此举之后,对于苏宁整体营收有一定下降,利润率和利润额度都有一定放缓,但增长依然有。那么,家电的故事会复制到家具行业吗笔者认为这是完全会的!大家都知道家具行业是暴力行业,往往一套家具的售价是成本价的十几倍,电商企业迟早会涉足这个市场。从互联网发展来看,亚马逊是美国电商巨头,其家具销售额占到了其销售的10%。国内电商企业很多都在效仿国外的商业机会,这个市场迟早会被撼动。目前之所以没有实施的原因主要在于物流和品牌的原因。家电行业都是有品牌的,比如海尔冰箱、联想电脑、美的空调。但是家具行业是没有品牌只有平台的,目前很难在品牌上做好文章。一但某一款家具做成品牌,如XX沙发,那样就可以向线上靠齐,电商就会杀向这个市场。另一个原因则在于户型的不确定性以及物流的原因。我国的房子类型从目前来看,都是不确定的,没有标准可言。每个人对房子的理解也不一样,对于家具行业进入房屋都有一定考量的。我国物流目前都属于小件物流,像家具这样的大件物流是很难被保质保量送货上门的,同时也涉及安装和维护类似家电物流,在电商物流环节很难被消化和解决。从短期来看,家具行业没有被互联网冲击的迹象,但如果放眼5年的时间,家具行业一定会被互联网改变。同时,结合互联网的另一方式是团购业务,家具真的不可以做团购吗笔者认为家居的团购比服装的团购更容易产生,更容易实现C2B的打算。主要原因在于家具行业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大规模生产的同时对于成本没有多大的影响。互联网终将改变家具行业!
下沉发展两条腿--二线城市靠齐+平台化战略
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在近几年的房价上升程度是有目共睹的,2008年北京房价均价维持在2.5万元每平米,但到了2013年房价却飙升至7.5万元。北京的房价已经快接近天价的水平,但目前仍然没有放缓的趋势。但从数据来看,北京的购房率却在下降,预示着北京的家具增长也在下降。而增长的购房率却在二线城市,很多人都开始逃离北上广城市,向二线城市靠齐。家具行业的压力也来自于一线城市,主要在于人力、租金、推广成本等等。二线城市虽然经济水平没有一线城市高,但更多的人才和企业向二线城市靠齐,经济开始上轨,同时很多地方政府开始引进一些企业和人才入驻当地,比如江苏常州。这样既拉高了生活水平,也给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契机。国内家具行业更应该早点布局二线城市,提前占住市场份额。国际家具巨头如宜家这样的企业在扩张时都是很保守,一般不会考虑二线城市的增长,此时更利于国产家具企业进军。一线城市的增长开始榨干,二线城市的春天开始来临。同时,一个一线城市的店铺费用足够两个二线城市店铺的发展费用。
平台战略是每个行业都在考虑的问题,互联网企业更将切平台化。比如去哪儿网属于旅游资源平台,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传统的平台如市集等。家具行业的平台模式可以参照早期的苏宁、国美模式。早期的苏宁和国美就是卖家电的,从厂家进货然后卖给顾客,赚取差价,厂家货款都是现金结算,没有留款。但是,随着苏宁和国美的扩大,议价能力开始上升,可以和厂家进行砍价,以前1000元的家电现在我进货进得多了,那么就给980元。这样就拉大了苏宁和国美的盈利额,同时苏宁国美拿着这个多余的利润进行促销,使得销售额进一步拉大,那样使得下次向厂家进货时可以多进一些货物,大批量进货就可以再进行议价。当进货的规模扩大到一定数量级,成为了厂家不可或缺的一个客户时,这时候就可以不用给厂家给现钱了。可以拖欠货款,拿着这部分货款去进行战略投资,循环反复,那么店铺就成长到如今这样的企业。家具行业也可以如此,场地是自己的,品牌是自己的,自己进行统一管理,在做活动时将费用与商家互担。线下如此,线上也是如此,唯有平台化,才可集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