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模板行业新格局领航模板的新时代:钢竹木材有了替身
我国建筑模板钢竹木材用量巨大
建筑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专家指出,在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工程一般占混凝土结构工程造价的20%~30%,占工程用工量的30%~40%,占工期的50%左右。模板技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造价和效益,因此它是推动我国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火热以及各项工程建设的连连上马,模板行业得以快速发展。2009年全年建筑模板使用量达5.85亿平方米,同比增速为7.3%。业内人士预计,2010年在国内投资力度不降的利好政策的支撑以及国际经济环境逐渐向好的环境下,我国建筑模板行业生产规模将保持10%%左右的增速;2011年~2012年我国建筑模板行业年均生产规模增速将在15%左右;到2012年底,我国建筑模板行业产量将达2.2亿平方米左右。
据统计,2009年中国钢模板市场规模为1.53亿平方米,同比增速为6.9%。包括钢组合板及全钢大模板在内的钢模板产量为3970万平方米,同比增速为6.6%。每年新生产钢模折算成重量约为300万吨,相当于43个法国埃菲尔铁塔钢材用量(埃菲尔铁塔钢材用量7万吨),27个北京鸟巢钢材用量(北京鸟巢钢材用量11万吨),3.7座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钢材用量(杭州湾跨海大桥钢材用量80万吨)
2009年木胶合板模板市场规模为3亿平方米,同比增速为8.4%;其年产量为7730万平方米,同比增速为9.7%。竹胶合板模板的市场规模为1.22亿平方米,同比增速为7.9%;其年产量为314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1%。每年有近1.1亿平方米竹/木材生产建筑模板。
据测算,为生产这些木模板,每年需砍伐1600万棵直径为30厘米的大树,即1万公顷森林面积。这1万公顷森林,每年可产生氧气270万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360万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1000吨,每年可吸附/阻挡粉尘12万吨。
在节能减排背景下崛起的赛创
在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的形势下,如果在建筑模板行业,能使用可替代钢材和竹、木的材料,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无疑是巨大的。赛创正是在此背景下兴起的。据介绍,这种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完全由高分子纤维和人造板复合材料,在熔融状态下通过注塑工艺一次注射成型。生产工序简便,从原材料到建筑模板的生产过程,无废水、废气和废渣排放,生产全过程实现零污染。
赛杉建筑模板在亮相本次展会前,已经在北京、深圳、福建、广东、湖北、湖南、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地进行了1年多的反复使用试验,直到产品的各项性能能够完全满足建筑使用需求。
江苏天宇工程公司的施工人员介绍,使用这种模板,支模、拆模都很简便。操作简单快捷。模板表面光洁,易脱模,易清洁维护,无需脱模剂,使用后的模板表面不粘水泥,模板不需要清洗。在相同工作量的条件下,赛创建筑模板施工效率可比钢模板提高40%%;与竹木模板相比,赛创建筑模板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刷涂膜剂,施工效率可提升40%。像墙、柱的模板还可以整体拆下,逐层使用。劳动强度也大为降低。因为这种模板的密度是0.7克/立方厘米,仅为钢材的1/10,重量轻,一个工人可以很轻松地双手各拿一块915毫米×1830毫米的模板,搬运很方便。模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变形,不会吸水,可极大地提高施工安全度,其破损率小于2%。在铺设该模板时,次楞间距可以增至300毫米~500毫米,所费周转的木材比传统模板要节省50%左右。每1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赛杉建筑模板的木方采购成本比传统模板节省1.5万元左右。与传统模板相比,可以减少木材和钢钉的使用,而且单次综合使用成本可节省30%左右,辅助成本可降低40%左右。
多个工程的应用效果表明,使用该模板的混凝土可以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要求。
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的检测报告数据表明,赛杉建筑模板产品刚性、韧性、冲击强度等完全符合建筑施工要求,可直接替代传统模板。该模板在温度140摄氏度中放置两小时,延伸率小于1‰。
据该公司介绍,这种建筑模板有以下优点:可据、可钉、可抛,夏天不变形、不膨胀,雨天不起皮,冬天不发脆,无需刷涂膜剂,可加工不同规格和尺寸,可很方便地应用在建筑物的墙、梁、柱、楼面等不同部位;支模和拆模非常便捷;可替代多种传统建筑模板,广泛地应用在工业、商业和民用建筑市场。赛杉建筑模板周转使用次数可达20次以上,文明施工可达30次以上。
建筑模板格局将悄然改写
据悉,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有企业在探索这种复合材料建筑模板,但由于材料技术难题一直没有攻克,此项产品开发基本上被搁置。随着高分子复合材料合成技术作为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成果,经过国内一批重点高校、研究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多年的研究开发而成熟完善,复合材料模板研制工作才得以继续。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建筑结构以砖混结构为主,建筑施工用模板以木模板为主。上世纪80年代初,各种新结构体系不断出现,现浇混凝土结构猛增。由于我国木材资源十分贫乏,在“以钢代木”方针的推动下,我国研制成功了组合钢模板先进施工技术,改革了模板施工工艺,节省了大量木材,钢模板推广应用面曾达到75%%以上,钢模板生产厂曾达到1000多家,钢模板租赁企业曾达到1.3万多家,年节约代用木材约1500万立方米,取得了重大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结构体系又有了很大发展,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大量兴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铁路等飞速发展,对模板、脚手架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模架体系,同时也研制开发了多种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当前,我国以组合式钢模板为主的格局已经打破,已逐步转变为多种模板并存的格局,组合式钢模板的应用量正在下降,新型模板的发展速度很快。
业内人士预言,赛杉建筑模板的出现,必将打破目前我国建筑模板行业已逐渐形成的钢质模板、木胶合板模板、竹胶合板模板三足鼎立的局面,将开创一个崭新的绿色建筑模板行业,开启中国建筑施工新境界,实现中国人的绿色环保、节能高效建筑施工梦想
建筑模板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重要工具。专家指出,在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模板工程一般占混凝土结构工程造价的20%~30%,占工程用工量的30%~40%,占工期的50%左右。模板技术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造价和效益,因此它是推动我国建筑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火热以及各项工程建设的连连上马,模板行业得以快速发展。2009年全年建筑模板使用量达5.85亿平方米,同比增速为7.3%。业内人士预计,2010年在国内投资力度不降的利好政策的支撑以及国际经济环境逐渐向好的环境下,我国建筑模板行业生产规模将保持10%%左右的增速;2011年~2012年我国建筑模板行业年均生产规模增速将在15%左右;到2012年底,我国建筑模板行业产量将达2.2亿平方米左右。
据统计,2009年中国钢模板市场规模为1.53亿平方米,同比增速为6.9%。包括钢组合板及全钢大模板在内的钢模板产量为3970万平方米,同比增速为6.6%。每年新生产钢模折算成重量约为300万吨,相当于43个法国埃菲尔铁塔钢材用量(埃菲尔铁塔钢材用量7万吨),27个北京鸟巢钢材用量(北京鸟巢钢材用量11万吨),3.7座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钢材用量(杭州湾跨海大桥钢材用量80万吨)
2009年木胶合板模板市场规模为3亿平方米,同比增速为8.4%;其年产量为7730万平方米,同比增速为9.7%。竹胶合板模板的市场规模为1.22亿平方米,同比增速为7.9%;其年产量为314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1%。每年有近1.1亿平方米竹/木材生产建筑模板。
据测算,为生产这些木模板,每年需砍伐1600万棵直径为30厘米的大树,即1万公顷森林面积。这1万公顷森林,每年可产生氧气270万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360万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1000吨,每年可吸附/阻挡粉尘12万吨。
在节能减排背景下崛起的赛创
在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的形势下,如果在建筑模板行业,能使用可替代钢材和竹、木的材料,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无疑是巨大的。赛创正是在此背景下兴起的。据介绍,这种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完全由高分子纤维和人造板复合材料,在熔融状态下通过注塑工艺一次注射成型。生产工序简便,从原材料到建筑模板的生产过程,无废水、废气和废渣排放,生产全过程实现零污染。
赛杉建筑模板在亮相本次展会前,已经在北京、深圳、福建、广东、湖北、湖南、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地进行了1年多的反复使用试验,直到产品的各项性能能够完全满足建筑使用需求。
江苏天宇工程公司的施工人员介绍,使用这种模板,支模、拆模都很简便。操作简单快捷。模板表面光洁,易脱模,易清洁维护,无需脱模剂,使用后的模板表面不粘水泥,模板不需要清洗。在相同工作量的条件下,赛创建筑模板施工效率可比钢模板提高40%%;与竹木模板相比,赛创建筑模板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刷涂膜剂,施工效率可提升40%。像墙、柱的模板还可以整体拆下,逐层使用。劳动强度也大为降低。因为这种模板的密度是0.7克/立方厘米,仅为钢材的1/10,重量轻,一个工人可以很轻松地双手各拿一块915毫米×1830毫米的模板,搬运很方便。模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变形,不会吸水,可极大地提高施工安全度,其破损率小于2%。在铺设该模板时,次楞间距可以增至300毫米~500毫米,所费周转的木材比传统模板要节省50%左右。每1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赛杉建筑模板的木方采购成本比传统模板节省1.5万元左右。与传统模板相比,可以减少木材和钢钉的使用,而且单次综合使用成本可节省30%左右,辅助成本可降低40%左右。
多个工程的应用效果表明,使用该模板的混凝土可以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要求。
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的检测报告数据表明,赛杉建筑模板产品刚性、韧性、冲击强度等完全符合建筑施工要求,可直接替代传统模板。该模板在温度140摄氏度中放置两小时,延伸率小于1‰。
据该公司介绍,这种建筑模板有以下优点:可据、可钉、可抛,夏天不变形、不膨胀,雨天不起皮,冬天不发脆,无需刷涂膜剂,可加工不同规格和尺寸,可很方便地应用在建筑物的墙、梁、柱、楼面等不同部位;支模和拆模非常便捷;可替代多种传统建筑模板,广泛地应用在工业、商业和民用建筑市场。赛杉建筑模板周转使用次数可达20次以上,文明施工可达30次以上。
建筑模板格局将悄然改写
据悉,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有企业在探索这种复合材料建筑模板,但由于材料技术难题一直没有攻克,此项产品开发基本上被搁置。随着高分子复合材料合成技术作为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成果,经过国内一批重点高校、研究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多年的研究开发而成熟完善,复合材料模板研制工作才得以继续。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建筑结构以砖混结构为主,建筑施工用模板以木模板为主。上世纪80年代初,各种新结构体系不断出现,现浇混凝土结构猛增。由于我国木材资源十分贫乏,在“以钢代木”方针的推动下,我国研制成功了组合钢模板先进施工技术,改革了模板施工工艺,节省了大量木材,钢模板推广应用面曾达到75%%以上,钢模板生产厂曾达到1000多家,钢模板租赁企业曾达到1.3万多家,年节约代用木材约1500万立方米,取得了重大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结构体系又有了很大发展,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大量兴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铁路等飞速发展,对模板、脚手架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模架体系,同时也研制开发了多种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当前,我国以组合式钢模板为主的格局已经打破,已逐步转变为多种模板并存的格局,组合式钢模板的应用量正在下降,新型模板的发展速度很快。
业内人士预言,赛杉建筑模板的出现,必将打破目前我国建筑模板行业已逐渐形成的钢质模板、木胶合板模板、竹胶合板模板三足鼎立的局面,将开创一个崭新的绿色建筑模板行业,开启中国建筑施工新境界,实现中国人的绿色环保、节能高效建筑施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