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采购网

核电产业链国产化-阀门企业自身需不断升级

信息来自:上海豪利阀门有限公司 吴工 021-60497738 18939951439  发布日期:2013年6月6日
据相关信息显示,目前我国核电站总体国产化率约为50%-60%,据*新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到2020年这一数据需超过80%。核电产业谋求自主化、国产化的努力,有力地带动了国内核电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在核电投资中,基建、设备和其他项目分别占40%、50%和10%。其中设备投资方面,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和辅助设备分别占设备投资的40%、30%和30%。如果按照2020年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8000万千瓦来计算,我国核电总投资规模将高达万亿元。如果按核岛、常规岛、辅助设备国产化率分别为70%、80%、90%计算,那么未来十年国内核电设备制造商将分享超过3000亿元的市场。
 公开信息显示,我国目前已形成完整的核电配套工业体系和能力,基本实现二代改进型核电设备的全面国产化,国产化率达85%。但三代核电装备的国产化水平仍然较低,市场潜力看好,尤其在一些国产化率较低的核级部件和材料领域,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一国内阀门公司员工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核电站核岛和常规岛部分所用阀门多需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所以国内阀门公司在核级阀门领域将大有可为。”国内阀门厂抓住机遇抢占市场份额,促进自身产业升级的同时,也能够完成提升设备国产化率的政策要求。而作为核电站运行操作与监控的中枢神经,核级仪控系统是确保核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装备,也是核电未来发展的趋势。据了解,从我国已建成的核电厂来看,除田湾核电站之外,大多数核电站基本采用模拟技术的仪控系统,只有部分系统采用了数字化技术。据估算,核级仪控系统每年可能形成的产业规模达45亿元以上,未来实现核电数字化智能化系统的企业将会成为*大受益者。
 核电产业作为新兴市场,其广阔前景极具吸引力,业内专家表示:“核电装备尤其是主设备和大型锻件的国产化,使我国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在完成核电设备重大技术突破的同时,也实现了制造能力的跨越式发展,由此可提升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水平,拉动其向高端制造业转变。”
 核电作为特殊高新技术产业,它的安全是首位的行业特性,其不仅标高了核电装备行业的进入和退出门槛,更使整个产业对产品质量、技术储备、管理水平等都有着更为苛刻严谨的要求。某上市公司总裁告诉记者:“每一件核级部件和材料都关乎着核电站的安全,企业必须生产出质量过关,经得起检验的核级产品,才有进入核电产业供应链的资格。所以说核电产业链上的各种产品的国产化对国内阀门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阀门企业也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在这核电国产化中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