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业已从微利时代今日亏损状态
从去年开始钢市低迷行情,至今愈影愈烈,造成当前我国钢铁业亏损面扩大,行业效益急剧下滑,我国当前钢铁业已从“微利时代进入亏损状态”。
相关数据显示,从去年第4季度开始,国内钢铁业的效益急速大幅下滑。去年10月份利润总额为13.75亿元,同比下降80%以上;11月份为12.22亿元,同比下降84%以上;12月份为30.22亿元,同比下降71%以上。“2011年4季度,若扣除投资收益等项目,钢铁生产主业基本上是全行业亏损”。到目前为止,下行态势并未止步。今年1月份的亏损状况比去年12月份更严重。
从宝钢集团高层获悉,国内钢铁业的市场环境“的确比较严峻”。在行业主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宝钢凭借其市场优势及现金流积累的优势,保持了盈利”。宝钢实现的利润在1.6亿元左右。据中钢协发布的数据,对国内29家500万吨以上产钢规模的企业进行统计,今年1月有12家亏损,亏损面达41%以上。
早在去年年初,宝钢董事长徐乐江就明确判断,中国钢铁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再像前几年那样的“高速发展”是不可能的。他反复警告钢铁业会遭遇“温水煮青蛙”式的调整,不知不觉间就深陷困境。实际情况看来是“变化得更快”了。
中国钢铁业已连续4个月减产,目前的日均产钢水平维持在近年来的“低位”,但钢厂和市场的钢材库存水平却是持续处于高位,预示着市场风险还在积累。国内主要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的分析师说,往年已形成“惯例”的春节后市场的启动,“今年明显滞后了”。接下来的3月份到底怎么样,“现在看不清楚”。
业内估计,钢铁业的成本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相当一部分原燃料的采购成本“下降的希望”不是很大。但钢材市场需求趋缓的走势却还会延续。需求减弱,使长期依靠规模效益的钢铁企业痛苦不已,“市场好时产钢越多效益越好,市场不好时产钢越多亏损越多”。
面对罕见的“市场寒冬”,中钢协已提出“稳市场、控产量、调结构、促盈利”的举措,强调“售价低于制造成本不生产,没有合同不生产,不给钱不发货”。从今年前2个月的钢产量看,相当于年产钢不到6.2亿吨的水平,说明国内钢企在市场压力下“控产量”已有效果,“这是市场驱动和企业理性的双重结果”,旨在减轻市场压力,为进口矿价下降和钢价合理回归“创造条件”。
本文来源:/WoGuoGanGTieYeYiCongWeiLiShiDaiJinRiKuiSunZhuangTai-302.html
相关数据显示,从去年第4季度开始,国内钢铁业的效益急速大幅下滑。去年10月份利润总额为13.75亿元,同比下降80%以上;11月份为12.22亿元,同比下降84%以上;12月份为30.22亿元,同比下降71%以上。“2011年4季度,若扣除投资收益等项目,钢铁生产主业基本上是全行业亏损”。到目前为止,下行态势并未止步。今年1月份的亏损状况比去年12月份更严重。
从宝钢集团高层获悉,国内钢铁业的市场环境“的确比较严峻”。在行业主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宝钢凭借其市场优势及现金流积累的优势,保持了盈利”。宝钢实现的利润在1.6亿元左右。据中钢协发布的数据,对国内29家500万吨以上产钢规模的企业进行统计,今年1月有12家亏损,亏损面达41%以上。
早在去年年初,宝钢董事长徐乐江就明确判断,中国钢铁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再像前几年那样的“高速发展”是不可能的。他反复警告钢铁业会遭遇“温水煮青蛙”式的调整,不知不觉间就深陷困境。实际情况看来是“变化得更快”了。
中国钢铁业已连续4个月减产,目前的日均产钢水平维持在近年来的“低位”,但钢厂和市场的钢材库存水平却是持续处于高位,预示着市场风险还在积累。国内主要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的分析师说,往年已形成“惯例”的春节后市场的启动,“今年明显滞后了”。接下来的3月份到底怎么样,“现在看不清楚”。
业内估计,钢铁业的成本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相当一部分原燃料的采购成本“下降的希望”不是很大。但钢材市场需求趋缓的走势却还会延续。需求减弱,使长期依靠规模效益的钢铁企业痛苦不已,“市场好时产钢越多效益越好,市场不好时产钢越多亏损越多”。
面对罕见的“市场寒冬”,中钢协已提出“稳市场、控产量、调结构、促盈利”的举措,强调“售价低于制造成本不生产,没有合同不生产,不给钱不发货”。从今年前2个月的钢产量看,相当于年产钢不到6.2亿吨的水平,说明国内钢企在市场压力下“控产量”已有效果,“这是市场驱动和企业理性的双重结果”,旨在减轻市场压力,为进口矿价下降和钢价合理回归“创造条件”。
本文来源:/WoGuoGanGTieYeYiCongWeiLiShiDaiJinRiKuiSunZhuangTai-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