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采购网

黄石探索垃圾分类运营新模式

信息来自:湖北久宸科技有限公司 杨金洲 18062301400  发布日期:2019年6月19日
垃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产物,如何处理,一直是个难题。实行垃圾分类,是破解难题的关键
胜利路社区门口,5台智能垃圾分类收集箱和1台积分兑换一体机一字排开,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
金属、玻璃、纸类、塑料等分类投入蓝色的可回收垃圾箱电池等有害垃圾投入红色垃圾箱封闭处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则投入对面的3个垃圾收集桶。
70多岁的居民王河来到标注“塑料”的收集箱前,拿出积分卡一刷,“嘀”的一声,收集箱自动打开,他投入一个矿泉水瓶,系统显示:重0.01公斤,积5分。
市民还可扫描二维码投放垃圾并积分,并随时在积分兑换一体机上兑换生活用品。“收集箱装满后自动报警,转运车就前来转运。”
垃圾分类要形成习惯,还须不断引导和培养。胜利路社区有居民6253人,随手往垃圾桶扔垃圾已成习惯。今年1月开始,社区通过园长带楼长、楼长带门栋长、门栋长带居民,志愿者和社区党员进门入户宣传垃圾分类。铁山城维公司每月不定期到社区开展活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居民积极性、垃圾分拣能力迅速提高。69岁的居民胡德荣说:“现在已习惯分类投放,小区环境也大幅改善。”
目前,铁山区垃圾分类已实行全区覆盖,户户有积分卡,14个社区共设置834个垃圾分类点位,每10个点位配备一名垃圾分类指导员,投入6套智能回收设备。
小手拉大手,带动全家人
推广垃圾分类,中小学生是生力军。
易拉罐和牛奶盒制成小汽车,一次性筷子圈成置物罐……在铁山三小,孩子们变身“巧工匠”,将垃圾制作成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专题课堂、主题班会、征文比赛、手抄报,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对垃圾分类的兴趣日渐浓厚。
刚开始,五年级学生黄桢对垃圾分类懵懵懂懂,而今她已是学校垃圾分类“小小宣传员”。该校副校长黎少君说,同学们还自发排演了一部情景剧,在校门口的大屏幕上播放,向学生、家长及行人宣传。
为让同学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学校在每个班级设立一名垃圾分类管理员,发放一张积分卡。四(4)班学生张舒心是该班的管理员,她说,平时帮同学们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大家都很认真。见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她扬起手中的积分卡高兴地说,积分已不少,可以换学习用品了。
学好一个,带动一家。张舒心的书包里总放着一张垃圾分类宣传单,一有机会就宣传垃圾分类,一家人已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在铁山,垃圾分类已在所有中小学全部铺开,中小学生已成为宣传垃圾分类的生力军。通过“小手牵大手”活动,以学生带动家庭,逐步深化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意识。
聘请第三方,建立长效机制
垃圾分类要实现长效化运营,离不开市场化手段,要形成长效机制。
铁山区采取“政府引导+专业公司运营+基层组织联动+全民动员参与”的运营模式,聘请伏泰科技作为第三方负责垃圾分类运营。
“政府购买服务,根据服务期限分批付款。”伏泰科技项目经理毛春杰说,初期盈利确实不高,但随着居民意识的提高、垃圾处理规模的扩大,成本会逐步降低。
毛春杰介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回收后交由专业公司处理,厨余垃圾制成有机肥,其他垃圾送到发电厂焚烧发电。在铁山区生活垃圾处理中心,转运过来的厨余垃圾经再次分捡后送进处置设备,经24小时脱水、脱油等程序,吐出黑色粉末状有机肥,供园林绿化使用。“日处理3吨,下一步还将进一步提高回收率。”
有效运营,制度是保障。铁山区建立长效管理考核机制,日检查、周通报、月考核,对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伏泰科技、社区进行排名、挂牌考核。对垃圾分类工作不作为或工作滞后的成员单位,视情节严重程度将被诫勉谈话、挂牌问责。今年以来,每个月都有多家区直部门被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