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购置新冰箱须知 要先通电静置半小时才能使用
首先,选择合适的摆放位置。冰箱宜放在通风的地方,以利散热,从而增加冰箱的制冷能力,一般要求冰箱与周壁的距离不少于10厘米。
第二,对照装箱单,清点附件是否齐全。详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全面检查。
第三,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电冰箱使用的电源应为220伏、50赫兹单相交流电源,正常工作时,电压波动允许在187~242伏之间,如果波动很大或忽高忽低,将影响压缩机正常工作,甚至会烧毁压缩机。电压过高,会因电流太大烧坏电动机线圈;电压过低,会使压缩机启动困难,造成频繁启动,也会烧坏电动机。
第四,电冰箱应用专用三孔插座,单独接线。没有接地装置的用户,应加装接地线。设置接地线时,不能用自来水和煤气管道做接地线,更不能接到电话线和避雷针上。
第五,检查无误后,电冰箱静置半小时,接通电源,仔细听压缩机在启动和运转时的声音是否正常,如果噪音较大,应检查电冰箱是否摆放平稳,各个管路是否接触,并做好相应的调整。有较大异常声音,应立即切断电源,与就近的服务中心联系。
第六,电冰箱在存放食物前,先空载运行一段时间,等箱内温度降低后,再放入食物,存放的食物不能过多,尽量避免电冰箱长时间满负荷运行。
家用电冰箱选购使用的盲区与误区
1.快速冷冻的定义
何谓快速冷冻?根据《家用电冰箱百科全书》(知识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发行)第117页上的阐述为:快速冷冻,就是在30分钟以内将需冷冻的食物由0℃降至-5℃的过程。因为食物细胞内的水分在0℃~-5℃间是生成最大冰晶的温度,该阶段时间越短越好。否则,缓慢的冻结,食物细胞内水分生成过大冰晶后,造成细胞破裂,部分养分在解冻时流失。快速冷冻,食物细胞受到较少的破坏,食物的味道和营养受到损伤较少,能基本保持原样。
2.现行家用电冰箱国家标准对速冻既无定义,更无具体考核方法
家用电冰箱现行的国家标准,从GB8059.1~GB8059.4,无论是老的1987年版,还是1993年版,或最近的1995年修订版,均未见有'速冻'的名词术语。在技术要求中亦无该项条款,显然,更谈不上对其确立考核办法。而有些电冰箱厂家的促销宣传广告中却写道:'国家标准规定,速冻保鲜冰箱应在30分钟内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而某某新一代电冰箱只需20分钟,这种水准在世界冰箱业也算是高水平的。'笔者从事电冰箱技术工作十多年,真的也被搞糊涂的是,该宣传中所引用的'国家标准',指的是什么标准?何时颁布?
3.冷冻能力实际测试时通过此一温度带的耗时颇多说明了什么?
现行电冰箱国家标准规定:每100升有效容积的冷冻室至少应能将数量不少于4.5kg的冷冻负载(其热学特性类似于瘦牛肉)从25℃(亚温带型(SN)、温带型(N)、亚热带型(ST)电冰箱的冷冻负载温度)或32℃(热带型(T)电冰箱的负载温度)冷冻到-18℃,而且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这就是电冰箱的冷冻能力。对于冷冻室小于100升的,则其冷冻能力不能少于2kg。标准也规定,每台电冰箱的冷冻能力必须标明在箱背的铭牌上。
4.5kg的冷冻负载在100升的容积里所占的空间是很小的一部分。即便如此,这些冷冻负载在通过0℃~-5℃的温度带时所需多少时间呢?笔者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长期从事电冰箱质量监督测试的有关实验室了解到,从市场上抽查到的电冰箱进行冷冻能力测试得知,实际试验时(25℃的试验环境温度),这些冷冻负载通过0℃~-5℃温度带时所需的时间短则5~6小时,长则9~10小时。而30分钟与5~10个小时相比,仅为1/20~1/10的时间。因此,那些宣传有速冻能力的电冰箱不知其在冷冻室内放入多少负载进行速冻试验的?是1kg肉,还是一片肉?更不知其在什么环境温度下进行试验的?
4.目前的家用电冰箱是否会有速冻能力?
通过对照家用电冰箱的国家标准,以及电冰箱在冷冻能力的实际试验时通过0℃~-5℃温度带时的耗时颇长,令笔者不得不对目前的家用电冰箱是否会有快速冷冻的能力产生怀疑并加以否定。